今天是: 主办:滕州市中远建设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手册 您现在位置是:首 页 | 质量管理手册
 
八、现场质量检查指导
2014/2/17

目的:明确各项目工程质量、计划目标,落实目标体系的制定、执行,并保证体系的持续改进。

范围:适用于项目工程全过程控制

相关工作程序(检查点):技术资料(作业指导书)、档案资料、进度计划资料和落实情况、纠正和预防措施、实体质量检查情况、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中的标识和可追溯性,客户满意度。

(一技术资料(含作业指导书)

(二)进度计划资料和落实情况

(三)纠正和预防措施

1、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基本要求

(1)项目部应不定期(至少每月)召开质量分析会,确定实际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项,并分析其原因,制订并实施相应纠正和预防措施。检查项目是否落实预控制度。

(2)当物资、施工过程产品质量在检查中发现不合格品时,除及时进行整改处理(纠正)外,各责任部门(单位)、项目部还必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以防止再发生。

(3)检查项目部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纠正措施的工作流程:

确定不合格→分析不合格发生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实施纠正措施,以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记录纠正措施所采取的结果→验证并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效果。

●预防措施的工作流程:

预测并确定潜在的不合格→分析潜在的不合格可能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实施预防措施,以防止不合格的发生→记录所采取的预防措施的结果→验证并评审所采取预防措施的效果。

(4)检查项目部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后记录形成的方式:

●对实际存在的不合格采取的纠正措施,其形成的记录可附于对不合格品进行纠正时形成的记录之后;

●建议项目部自备会议记录本,专门记录质量分析会内容;

● 公司质量办公会、管理评审除做会议记录外,还须形成会议纪要,并汇总相关质量记录;

●内部审核、质量认证机构年度监督审核后对不合格项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形成的记录。

(5)相关文件

●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程序文件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四)实体质量检查重点

1、地基与基础分部

(1)工程测量定位(轴线、标高)

(2)土石方开挖

(3)灌注桩施工

(4)大体积混凝土

(5)基础防水施工

2、主体结构分部

(1)钢筋绑扎质量

(2)模板安装质量和支撑体系稳定

(3)混凝土成型质量、表观质量

(4砌体施工质量

3、装饰装修分部

(1)地坪施工质量

(2装饰性地板质量

(3)抹灰质量

(4涂料、栏杆扶手等细部处理质量

4、屋面分部

(1)屋面各建筑分层施工的质量

(2)细部结点的处理

5、相关文件

(1有关质量验收规范、规程和合同要求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3)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程序文件

(4)《施工过程控制程序》

(五不合格品的处理

1、不合格工序产品按严重程度划分为二种:严重不合格、一般不合格。

(1严重不合格:一般指影响结构安全、使用功能、使用安全,整改处置较复杂、经济损失较大的不合格。

(2)一般不合格:不影响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和使用安全,整改处置较容易、经济损失较小的不合格。

2、不合格工序产品的控制流程

发现不合格品记录标识评审发(送)出不合格品通知(报告)提出整改处置措施整改处置整改处置后自检确认送出整改结果报告(严重不合格)验证纠正和预防措施

3、出现一般不合格时,按下列程序进行:

(1)由项目部施工员提出整改处置措施,发出质量整改通知单,并组织人员整改和整改后自检确认。

(2)质检员负责督促整改和整改后验证,并在其《工程技术质量管理记录》中作出验证记录。公司质量部对工程中的整改通知单和质检员质量管理记录进行抽查其执行情况。

4、出现严重不合格时,按下列程序进行:

(1)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召集施工员、质检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必要时还应通知公司质量部和设计、监理、质监等单位的相关人员参加,召开分析研究会,提出整改处置措施,并形成书面材料,报公司工程质量部和总工程师审批。

(2)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员、质检员等进行整改处置,整改后自检,并提出《不合格整改结果报告》(含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报送公司工程管理部和总工程师。

(3)在整改处置过程中,公司质量部应派人予以指导和督促,并负责整改后的复查验证。

5、相关文件

(1) 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程序文件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3)《不符合控制程序》

(六)过程中的标识、可追溯性和数据分析

1、质检员应在(工序、分项、分部)工程产品实物的明显部位挂牌或用不干胶标签、油漆、粉笔等在(工序、分项、分部)工程产品实物相应部位进行标识等,标示出检验和验收状态(包括检查测量数据)。对于主体结构工程,无论是混凝土结构或是砖混结构,在该层柱、墙模板拆除后或砌体完成后,应及时将轴线、标高等准确醒目地标识在柱、墙、板上,以便进行轴线、标高的检查。

2、各项目部应采用在施工现场办公室墙上以图表形式,标示出各工序过程及检验批、各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状态(包括混凝土、砂浆、钢筋连接等的试(检)验结果)。

3、公司质量部在每月质量管理检查时,应同时检查施工过程的各种标识和可追溯性记录是否完整、有效性。

4、数据分析:

测量和监控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关数据,了解供方的质量情况等方面大力推广和应用数据分析技术。

(1)数据分析技术应用工作流程

抽样、检测、形成数据(信息)→数据(信息)的送交、收集、整理→数据(信息)统计分析→评价产品(物资)和供方的质量状态以及顾客满意度→找出影响产品(物资)和供方的质量状态以及顾客满意度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对策,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2抽样、检测、形成数据(信息)

项目部资料员对进场物资、工序产品(混凝土、砂浆、钢(材)连接件等)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取样、送检;

施工员、质检员应对检验批和分项工程或工序产品质量及时进行检查(检验)测量,并准确记录检测数据;

(3)数据(信息)的送交、收集、整理

各部门(单位)与质量有关的员工,应及时对收集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并将信息传递至相关部门。数据应真实可靠,具有可追溯性。

这些数据包括:施工过程的运作质量记录、产品的测量和监视信息、产品不合格信息、不合格品率、顾客投诉、市场调查、回访记录、内外部故障成本、过程运行的测量和监视信息、产品实现过程的能力情况、内外部审核结论、管理评审输出、生产率、交付期等。收集的数据应有适当的记录。

(4)各部门、项目部在找出主要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后,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整改处置,并对实施效果进行验证(验证过程也可采用数据分析技术),以达到预期目的。

(5数据分析技术应用要形成书面资料,并妥善保存,作为不断改进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加强各项基础管理的依据;并作为开展QC活动成果的资料。

5、相关文件

(1) 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程序文件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3《过程/产品和绩效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4《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a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和沉降观测的测量

●竣工工程进行预验收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牵头组织,项目部相关施工员、质检员,公司质量部人员共同参加进行测量。

●垂直度测量,着重测量建(构)筑物各大角、电梯井、变形缝等部位。

●标高和全高的测量,由参加测量各方共同确定测量部位。

 

Copyright © 2012 滕州市中远建设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57118号-1
联系电话:0632-5516192  传真:0632-5516192  E-mail:tzszyjs@126.com